结束了为期33天的“中国道路,上海变迁”主题寻访活动,人才学院七期学员带着“学习历史”之路所感悟的厚重感与使命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学员们在深入领会讲话精神的同时,也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围绕如何承担时代赋予自身的责任、如何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梦想等内容进行了思考。
铁肩担道义,五四向前看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作为当代青年,如何与时俱进,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引发了学员对自我的反思。
土木工程系11级硕士生刘树佳认为:“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思索历史责任感究竟体现在哪里?是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冲锋陷阵;是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是忘我劳动、艰苦创业;还是凝心聚力、振兴中华?对于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战场上的硝烟可以去磨练,但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只有每一个中国人都行动起来,中国才能听到时代发展的轰鸣声。”钱伟长学院11级本科生刘凤则结合寻访的经历分享了她眼中的担当:“我们小组寻访的年代是1949—1978,我们在参观知青展时很有幸地采访到了一批去新疆开垦的老知青。听他们讲到发霉的玉米面、几年都无法回家等经历时,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们笑谈这些经历时的豁达。经历过磨难,经历过考验,依然为了国家的需要,为了人民的需要奉献自己,我们青年人也应具备这样一种精神。”
共圆中国梦,踏实寻发展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习总书记对于中国梦的解读使学员们倍受鼓舞、深受启迪。
经济学院11级本科生黄鹭苇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梦想已经不再是年少时单薄的豪言壮志语,也已经脱离了梦想这个词本身所携带的梦幻色彩,我们所阐述的更多的是一个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梦想,是一个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 社区学院12级本科生柴华认为:“其实中国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体现在我们每天生活的文明礼仪中,落实在我们每天的勤奋努力中,渗透在我们每个团队的和谐温馨中,彰显在我们每一次志愿服务的张张笑脸中,只有一个个小梦想的实现才能串联成一个大的梦想。” 社区学院 12级本科生雷娅认为:“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息息相关,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敢于播撒梦想的种子,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国梦才会变得更有意义,中国梦才能实现。而个人的梦想必须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一切与国家无益的梦想都没有任何价值。”
青春正能量,圆梦需实干
“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围绕习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和要求,学员们对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梦想提出了自己的体会。
社科学院12级硕士生张文娟认为:“习总书记的五四讲话引经据典,出自《青琐高议》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出自《尚书·周书》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都给与我们年轻人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在学术科研上面要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戒骄戒躁,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才能。”管理学院12级硕士生田晴认为:“青春就是实干,不要总宅在教室、寝室、写字楼或电脑前空想。要奔向田野、奔向前线、奔向攻关前沿、奔向广阔天地、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踏过厚实的泥土,经过实践的磨砺,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所谓“得其大者可兼其小”,时代的进程是个人力量的凝聚。五四以来,每一代青年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站在历史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无疑是幸运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代。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伟大的时代召唤着青年,辉煌的明天期待着青年。我们时刻准备着。
(校团委、人才学院 袁若怡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