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执着于电影的行路者
——访影视学院2011级电影学研究生冯凝
“在您的电影中,我看到了,比如说在《如果爱》里面,你质疑了爱情,在《武侠》里面,你质疑了一段父子之情,在《投名状》里质疑了友情,所以我在想,这三种感情在您的生活中是不是一直在困惑着您?”
这些尖锐的问题,是在2013年5月18日播出的《开讲啦》节目中,一位青年代表向导演陈可辛提出的。他正是永利集团88304官网影视学院电影学专业2011级的研究生冯凝。《开讲啦》是由央视打造的国内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如杨振宁、莫言、王石等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我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每期节目中,将选拔来自全国高校的数名优秀大学生、研究生作为《开讲啦》的青年代表,受邀的青年代表大都在主讲人所在的领域表现较为优异。
“开后门”上节目
实际上,按照一般的程序,参加节目的青年代表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才有机会与“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直接对话,而冯凝却走了个小小的“后门”。冯凝说,能够成为《开讲啦》的青年代表得益于他大学时期的实践经历。他在上海首档电影时评栏目《光影随行》实习并参与制作至今,还参与了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品味》栏目的策划和撰稿。他也曾担任SMG新娱乐频道、CCTV 3D频道电影评论栏目《联合电影周刊》的撰稿和策划。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他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电影工作者,这使他有机会跳过层层选拔,直接进入录制现场。
同时,他在大学期间还独立拍摄短片,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克朗叔叔》曾获得三分钟影像展最佳影片奖,更早之前的《故乡》在香港全球华语短片大赛入围竞赛单元。谈到他个人最认可的60分钟作品《小城之冬》,冯凝调侃道:“很多人看不懂这部片子,我用金庸《笑傲江湖》的故事套上一个现实背景,用德国表现主义的手法和默片形式讲述了转型时期中国在拜金主义横行背景下个体的异化。”
在学术上,冯凝更是成绩斐然。大二时,他就开始尝试撰写电影评论,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篇影评在《文汇报》上发表的情景。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为各大电影杂志如《看电影》、《东方电影》、《电影故事》等撰稿,并与这些期刊保持了长期合作。迄今为止,冯凝已在这些杂志上撰文上百篇。在读研究生期间,冯凝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艺术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研究电影产业、研究电影现象等论文数十篇,多次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正是他这些学术上成绩,让他顺利申请到去美国纽约大学念电影学硕士的机会。这些经验也让他在新东方GRE写作的课堂上,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诠释分析性写作和批判性思维的真谛。
儿时经历造就“电影达人”
实际上,冯凝在童年时已经为今后成为一名“电影达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前班时代他就被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书虫”。他说:“我喜欢小说中的天马行空。”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爱上了写作。
高中之前,他充其量只能被称之为文学爱好者,真正与电影结缘在他高中时代。高中时期,作为雪峰文学社社长的他,经常召集社员一起看电影、排练话剧,他们可以将一个严肃的故事用怪诞、离奇的方式表现,正是那个时候,他学会了如何去叙事,同时也让他意识到,影像和戏剧远比小说更有魅力。当谈及为什么喜欢电影时,他很简洁地回答:“电影的艺术形式在我的经验里前所未见的。”
而在后来6年多的电影生涯中,随处出现他儿时经历的痕迹。冯凝的户口本上写的是上海户籍,但他出生在四川江油,生活在四川的那几年,正巧赶上了大规模“下岗”,计划经济体瓦解,当地经济开始不景气。在小学三年级,他们举家搬迁到浙江义乌,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义乌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青少年时代的他同时见证了一个小城的没落和另一个小城的繁荣,隐约体验到商业经济社会追名逐利的、畸形的丑态。这些童年的经历不仅成为他日后从事电影拍摄、电影评论的重要素材,更直接影响他电影研究的方向,硕士阶段,他最感兴趣的方向是“第六代”电影、独立电影,这些“第六代”电影的导演大多出生在60-70年代,他们中学至长大成人时期正经历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旧体制旧思想逐渐瓦解和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建立。因此,他们的电影更习惯于对传统事物、传统的思想表示怀疑和审视。冯凝选择研究这一代的导演,正是因为他曾经也经历了同样的旧思想、旧体制与新思想、新潮流的激烈碰撞。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他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再不疯狂就老啦,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也许,正是他这份敢于追随自己的内心感受的勇气与洒脱,才让他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挥洒才华,才能更加接近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