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球化时代下的跨文化城市构建”主题研讨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3-06-28投稿:洪丹丹 部门: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 浏览次数:

        25日下午,“Inter-cultural Cities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ra--Dialogue between Experts from Council of Europe and Professors from Shanghai University(对话——全球化时代下的跨文化城市构建)”主题研讨论坛在校本部E楼608会议室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主办,特邀欧盟委员会及欧洲理事会跨文化城市战略和发展专家、摩丹纳市议员、摩丹纳大学跨文化研究生项目主任Bruno Ciancio教授,上海市政府对外办公室欧非处副处长余强,欧非处刘宁,永利集团88304官网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庄恩平教授开启三方对话。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恒龙、外事处副处长倪兰、经济学院毛雁冰博士、外语学院跨文化研究团队、来自中欧学院、外语学院、社科学院、文学院和影视学院三十余名学生出席论坛,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张丹华教授主持论坛。

        此次论坛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中,欧盟委员会及欧洲理事会跨文化城市战略和发展专家Bruno Ciancio教授首先做了题为“Becoming an intercultural city”的主题报告。Bruno Ciancio教授从对欧盟城市的跨文化建设现状和文化融合政策的介绍开始切入正题。通过对欧盟地区城市“多元性文化”和“跨文化城市”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定义,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多元文化不是现代社会的威胁和阻力,而是机遇和社会前行的动力。他指出全球化的推进造成全球人口流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合作和冲突日益加剧,建设跨文化城市成为大势所趋,只有在社区中形成多文明、多元的文化,城市才能有效地发展,因此培养市民的跨文化能力成为必然。

        第二环节,永利集团88304官网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庄恩平教授做了“启发与借鉴——构建上海跨文化大都市建设战略”的报告。通过多次参与欧洲委员会跨文化城市大会的亲身经历和多年跨文化研究经验,庄恩平教授从核心、挑战、机遇三点入手,剖析了跨文化城市建设的框架和欧盟跨文化城市建设战略对于上海建设跨文化城市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他最后强调,构建跨文化城市的目的在于提升应对多元文化的城市治理能力,提高城市管理者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只有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城市管理者,上海才能真正驾驭国际化大都市所面临的跨文化挑战。

        在第三环节,与会学者从各学术领域对跨文化城市构建这一议题进行多维度探讨。上海市外办欧非处副主任余强用英语首先进行点评,他从全方位、多维度地介绍了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强调上海现阶段面临的跨文化挑战需要循序渐进的应对和解决。Bruno教授高度肯定了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软实力的推进,并表示希望代表欧盟委员会与上海市外办建立对话,共同推进上海建成跨文化的国际化大都市。倪兰副处长对“欧洲人在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差异的态度”提出疑问,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不同宗教信仰间和平共处的要义主要为三点:对方信仰的互相尊重、开放的思维和宽容处事原则。中欧学院本科生代表用流利的英语与Bruno教授互动提问“全球化进程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合作和对抗的路径”。

        张丹华和张恒龙分别对“跨文化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概念差别、上海建设“跨文化城市”的进程与Bruno教授进行了探讨。Bruno教授认为,“国际化城市”主要强调城市对外的扩容性,强调城市与世界的接轨。在这个层面上,上海显然已经完成了“国际化城市”的使命。而“跨文化城市”更注重城市内在文化的互通和吸收,上海在建设“跨文化城市”的道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外语学院张珊珊对“多元文化论(multiculturalism)”和“跨文化主义论(interculturalism)”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interculturalism是否是 multiculturalism的延伸?Bruno教授认为对于一些学术概念的定义,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interculturalism确是multiculturalism的延伸,对于文化间的沟通和理解有着更深层的解释。

        此次论坛对于“全球化时代下构建跨文化城市的战略与启示”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公共外交盛会。与会学者纷纷表示,上海的发展和世界的共同发展,都需要公共外交,需要有智慧的跨文化交流,更需要将城市的跨文化建设落入实处。